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

< 羽 毛 球 的 由 來 >

羽毛球由來
羽毛球起源於亞洲,是種類似毽子德遊戲。相傳十九世紀前後,在印度孟買有種兩人分別站在網的兩邊,以木拍對擊插有羽毛的絨線團的遊戲,名叫「普那」。1860年左右,一位從印度回國的英國退役軍官,將這遊戲介紹到英國。這種遊戲傳入英國之後,首先在格洛斯特夏鄉畢佛特公爵得伯明頓山莊定下遊戲規則,這就是羽毛球運動的最初模式,所以這種新的運動便以伯明頓山莊命名,中文譯名為羽毛球。
參考網頁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205081008747

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

< 雙 打 規 則 >

雙打
一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的一方,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。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;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,發球方得一分。自發球被回擊後,由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,然後由接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,如此往返直至死球。自發球被回擊後,運動員可以從網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擊球。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,發球方得一分,原發球員繼續發球。發球方違例或應球觸及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,原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,雙方均不得分。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,在該局本方得分為或雙數時,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;得分為單數時,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。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,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,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;得分為單數時,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。他們的同伴恰好相反。如有延長分數,則以該局本方總得分規定站位。發球必須從兩個發球區交替發出。任何一局的首先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,由該局首先接發球員發球,然後由首先接發球員的同伴發球,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,再由,另一對手發球,如此傳遞發球權。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順序錯誤和接發球順序錯誤,或在同一局比賽中連續二次接發球。一局勝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,負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。

< 單 打 規 則 >

單打
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,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。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,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。如“延長分數”,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規定站位。球發出後,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“違例”或“死球”。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,發球員就得一分。隨後,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。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,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。隨後,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,雙方均不得分。

< 羽 球 的 介 紹 >

羽球場的長度是 13.4公尺,寬度是 6.1公尺,線的寬度為 4公分,標準高度應在 12公尺以上;相鄰的羽球場,前後左右都應該保持 2公尺以上的距離。 羽球網子的高度是 1.55公尺,網子中央的垂直高度則應在 1.524公尺以上,網子上緣的白布應為 7.5公分寬。羽球的重量在 4.75克到 5.50克之間,由16根羽毛組成,球頭之直徑為 2.5到 2.8
公分,整顆羽毛球前後的長度為6.4到 7公分之
間。 球拍的長度應在68公分以內。
考資料 :http://www.dnes.mlc.edu.tw/~bell/shuttle.htm

2007年4月11日 星期三

< 羽 毛 球 拍 >

握拍
以刁拍姿勢握往八卦,食指與大拇指分別雕住與拍面平行的握柄面餘三指緊扣握柄,揮正拍食指上提,大姆指微縮,反拍則大姆指上提,食指縮回。 切忌握死而造成轉拍不零靈活